> 文章列表 > 镍腐蚀判定标准

镍腐蚀判定标准

镍腐蚀判定标准

镍腐蚀的判定标准通常基于腐蚀的深度、范围、形态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镍腐蚀判定标准:

1. 连续性腐蚀 :

连续性的镍腐蚀是不可接受的。

2. 腐蚀深度 :

镍腐蚀深度不应超过镍厚的1/3,这是可接受的。

3. 局部腐蚀 :

局部单点腐蚀的判定标准是深度≤40%镍厚且10μm范围内点数≤2。

4. 腐蚀形态 :

轻微腐蚀:表面有小黑点状腐蚀,晶格线轻微放射状开叉。

一般腐蚀:表现为相对有数量少的小黑点,晶格线轻微放射状开叉。

严重腐蚀:表现为腐蚀深度超过镍厚的40%。

5. 对IMC的影响 :

镍腐蚀处IMC(Intermetallic Compound)生长不连续,可能导致可焊性不良。

6. 可焊性验证 :

对酸洗前后的PCB焊盘进行可焊性验证,以确定腐蚀对焊盘可焊性的影响。

7. 腐蚀等级 :

分为三个等级:可接受、供需双方协商沟通、不可接受。

等级1:腐蚀深度小于1微米,不超过镍厚的20%。

等级2:刺入性腐蚀小于2微米且不超过镍厚的40%。

等级3:刺入性腐蚀大于2微米且超过镍厚的40%。

8. 测试方法 :

可以使用SEM(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)和EDS(Energy Dispersive X-ray Spectroscopy)等方法进行测试。

9. 标准参考 :

国内标准如GB 15260-2016和GB 4334-2020,美国标准如ASTM A262和ASTM G28等提供了材料用腐蚀速率判定是否合格的方法。

以上标准可以作为镍腐蚀判定的参考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镍腐蚀深度如何测量?

局部镍腐蚀如何修复?

如何预防镍腐蚀?